现阶段,以色列和伊朗局势愈演愈烈。以色列这边搬来了美国当救兵,威胁伊朗要彻底击毁该国的核设施。伊朗一边,则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做威胁,向美以两国施压。
要知道,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的是全世界30%的石油海运量,所以伊朗这一番话威胁到的,可不只是美以,而是整个国际社会。
然而这个消息,对于俄罗斯来说,却不算坏。
(俄总统普京)
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本身就是能源出口大国,海峡危机若是加剧了欧洲能源的焦虑,可能倒逼部分国家通过土耳其等中转渠道扩大俄气的购买,这样一来反而解决了俄方的能源出口难题。
另一方面,则是俄方还想借这场冲突捡个漏,趁乱把拖了许多的西伯利亚二号管道项目和中方定下来。
日前,一名为俄罗斯政府提供中国问题咨询的智库负责人就表示,如今中东紧张局势加剧,这种状况将加速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天然气谈判。
其表示,过去俄罗斯一直在寻求建设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管道,这个项目将让俄罗斯实现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,但截至现在中俄双方还没能就条款达成一致。当下中东局势若是升级,中方必定将寻求俄方的供应,所以预计到今年年底,俄方或许能等到有关这一项目的最终决定。
对于俄方来讲,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确实是比较迫切的。
俄乌冲突爆发前,欧洲占了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的83%,大概是一年2000亿立方米,但到今年这一数字已经暴跌到了7%,仅留下了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等少量买家。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,替代方案彻底归零,直接导致俄罗斯的能源收入缩水。
就在近日欧盟委员会还提议,要在2027年年底之前,彻底禁止欧盟进口所有类型的俄罗斯天然气,包括终止撤销欧盟成员国和俄罗斯现有的协议,以及阻止各国间接获取俄罗斯的天然气。
(中俄管道建设)
在这样的状况下,东方通道就成了俄罗斯的唯一出路,若是在欧盟禁运之前俄方还未锁定中国市场,俄方每年将富余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无处可销。
如今中东紧张局势,必定会推升国际天然气期货价格,而中方传统低价则将面临现实压力,到时候在谈判桌上中方接受俄方报价的可能性将增加。再加上中俄可以通过这条管道,打造一个独立于美国海权的陆上能源走廊,削弱美方能源讹诈的能力,这对中方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综合以上几点,让俄方得出了这一结论。
但站在中方角度来看,俄方这一评估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判,其对中方的战略定力也有所低估。
对中方来讲,我们是不会因中东危机而仓促决策的。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多元化已经对中方形成了安全缓冲,不惧怕短期的波动。过去数年来,中方致力于构建多源头多路径的天然气进口体系,比如说中亚管道、中东LNG以及缅甸通道等,为中方形成了组合保障,即便中东航道受阻,我国的陆上管道和储备已可满足中方短期需求,有效对冲了风险。
另一方面俄方对中国的依赖,远大于中国依赖俄方,时间是站在中方一侧的。欧洲市场丧失后,俄方大量天然气面临闲置风险。而中方这边需求窗口却在收窄,新能源替代加速,中亚还增加了供应管道,进一步挤压了俄气的空间。
更何况中东冲突虽然推高了国际气价,但是中方在锁定低价长期协议上的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,此前我国曾和卡塔尔签署27年的LNG协议,均价只为欧洲现货的三分之一,所以俄方期待借危机抬价,对中方来说也是行不通的。
此外,最关键的一点是,蒙古国这个变量,也让中方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。
我们也清楚,这条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原定路线是要经过蒙古国的。但是这段时间蒙古国政坛并不稳定,前不久该国才完成换届,而这位新总理的对华态度如何,还需中方进一步考量。
若是其在外交领域延续前任政府的“第三邻国”政策,将给中俄这一项目带来安全风险,甚至导致中方投资打了水漂。
(蒙古国新总理)
基于以上几点,中方在做决定时必定要经过审慎考量,将一切风险都控制在可控范围内,确保这一项目能服务于中方更长远的地缘和经济目标。
说到底,俄罗斯对中东局势与中俄天然气谈判关联性的判断,归根结底是它自己被西方制裁搞得太难受,想要寻找一个突破口,借着中东闹矛盾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绑紧点儿。
而中国这边,则要以底线思维来应对各种方案,确保中方自己能在复杂的环境下,既能保证自身的能源供应安全,又能守住战略自主底线,不要被俄方牵着走。
深富策略-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-最正规的股票杠杆配资平台-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