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想象吗?65年前苏联设计师就鼓捣出3马赫的怪物战机,结果飞行员一坐进驾驶舱就发现这事压根不靠谱。1960年7月9日,那架代号E-150的验证机呼啸着冲上蓝天时,连设计它的高扬都捏把汗——这架被戏称"铁皮巴拉莱卡"的大家伙,到底是划时代杰作还是个烧钱的无底洞?更绝的是这铁疙瘩后来居然阴差阳错成就了米格-25这个传奇,当年那些差点被高温烤化的钛合金,如今怎么就变成俄军匕首导弹的空中发射台了?
莫斯科郊外那个燥热的夏天,试飞员别利亚耶夫把油门推到底的瞬间,R-15-300发动机喷出的烈焰直接把跑道沥青烤化了。这架放大版米格-21顶着2.8马赫的极速数据出厂,可实际连设计师自己都知道,那台暴躁的发动机能坚持15分钟不罢工就是奇迹。现在看存放在莫尼诺航空博物馆的残骸,谁能想到这个浑身铆钉的粗笨家伙,骨子里淌着后来米格-25的血液?
当年美国人刚把U-2往苏联领空溜达,克里姆林宫就急红了眼。E-150项目启动时烧掉的卢布能把红场铺三层,结果这堆用耐热钢拼接的空中火箭,最拿手的本事居然是烤熟驾驶舱里的仪表盘。空军将领们看着飞行报告直嘬牙花子:这破玩意儿连B-52的影子都追不上,更别说拦截吹上天的北美XB-70"女武神"了。
但莫斯科从来不做赔本买卖。那些被发动机喷口烧变形的钛合金蒙皮,后来全变成了米格-25身上闪亮的铠甲。涅瓦河畔的设计师们偷着乐——要不是当年在E-150上折腾出耐800℃高温的焊接技术,哪来后来打破六项世界纪录的"不锈钢狐狸"?现在俄军仓库里堆着的R-15B-300发动机备件,比超市货架上的伏特加还齐全。
最戏剧性的转折藏在叙利亚的沙漠里。当年被E-150项目喂饱的发动机制造厂,现在正加班加点给米格-31更换零件。这些能飚到3马赫的老骨头挂着匕首导弹在黑海遛弯时,北约雷达操作员还以为显示屏坏了——这不科学啊?当年嘲笑"铁皮巴拉莱卡"的美国人恐怕想不到,苏联人摔跟头捡到的秘籍,六十年后还能让他们的导弹防御系统抓瞎。
如今停在茹科夫斯基机场的那架E-150残骸,它锈蚀的蒙皮下依然跳动着苏联航空的野望。当年没飞起来的梦想,现在化成了米格-31机翼下闪着寒光的匕首——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邪门,当年摔得越狠,后来飞得越疯。
深富策略-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-最正规的股票杠杆配资平台-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